顯示具有 親子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親子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7月12日

讀書會~7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

    某一天的早自習時間Ted在班上和學生分享本書的七個習慣,用了一個早自習的時間,才講了前三個習慣,因為在講解習慣的同時,也和學生分享自己的經驗,或是請學生回想有哪些習慣是平時就請他(她)們要注意的,過了幾天後,抽問了幾位同學,同學們大概還能記得習慣的內容,若能發展成更好的教學模式,一定可以對學生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
我是個負責任的人。我主動自發。我決定自己的行動、態度與情緒。我不將自己的錯誤歸咎於他人。不必別人開口要求,我就會選擇做對的事—即使在沒人看到的時候也是如此。

第二個習慣:以終為始
我做事前會先計畫、設定目標。我做有意義、能夠帶來改變的事情。我是教室裡重要的一份子、對學校的使命及願景有所貢獻,同時期待將來能夠成為一位好公民。

第三個習慣:要事第一
我會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也就是說,我會對明知不應該做的事情說「不」。我會設定優先順序、訂定時間表,同時堅守計畫。我是個有紀律、有組織的人。

第四個習慣:雙贏思維
我有勇氣爭取自己所愛的事物,但我也會顧慮別人的需要,我會在兩者間求取最好的平衡。我會努力在別人的情感帳戶存款。產生利益衝突時,我會努力尋求第三種可能性。

第5個習慣:知彼解己
我願意聆聽別人的意見和感受。我願意從別人的眼光看事情。我仔細聆聽別人說話、不隨意打斷。我可以很有自信的提出自己的意見。與人交談時,我會專注看著對方的眼神。

第6個習慣:統合綜效
我尊重別人的長處,並努力向他們學習。我善於與人相處,即使對方與我極為不同。我長於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時,我會尋求別人的意見,因為我知道團隊合作可以創造出比任何個人努力更好的結果。我願意謙卑。

第7個習慣:不斷更新
我藉著正確的飲食、運動以及睡眠來照顧自己的身體。我花時間與家人、朋友相處。我不只在學校學習,也透過許多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學習。我會花功夫尋找有意義的方式來幫助他人。

2010年5月11日

部落格介紹~親子作家汪培珽

約兩年前,買了一本書「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作者是汪培珽女士,也開始了我與兒子的英文小書親子時間,一開始兒子因為聽不懂英文而產生排斥感,最近他會告訴我:「爸比,我想看英文小書。」。

昨天幫兒子洗澡的時候,心血來朝測作了一個小測驗,我說:「Do you want to watch TV when you drink your milk?」,然後問他知道我說什麼嗎,他說知道,你是問我要不要喝奶奶配電視,轉眼間,已經兩年了。

英文小書大多是 I Can Read系列(如圖),您可以
(1)在汪培珽女士的部落格中找到訂購的方法
(2)在中壢火車站附近的書局買到
(3)在網路拍賣商場上找到
衷心的希望您能和孩子有這樣的英文親子時間。

陸陸續續都有追蹤汪培珽女士的部落格的習慣,到現在,她一共寫了五本關於親子教育的書,每一本都是親子類的暢銷書,介紹她的部落格給大家參考。



好站介紹~天下雜誌群影音頻道

幾年前調到楊光國中小的同事和我提起盧蘇偉老師到楊光國中小演講的事,演講內容相當讓人感動,在天下雜誌群影音頻道找到了一段影片和大家分享,然後心中想著,請蘇老師來仁美演講,一定很棒吧~



天下雜誌群影音頻道~盧蘇偉開講

2010年5月10日

好站介紹~ic975

在參加國教院研習的路上,收音機剛好轉到IC之音竹科廣播(FM97.5),收聽到洪蘭教授主持的節目講理就好,收穫不少,推薦給大家參考。

另外,講理就好一系列的節目還有發行有聲書呢,趕快來去買~~

洪蘭教授的簡介